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动态
哲学家讲坛本学期首次讲座圆满结束——价值研究与中国道路
日期:2010-10-15

哲学家讲坛本学期首次讲座圆满结束

——价值研究与中国道路

10月13日下午2时30分,由我院举办的哲学家讲坛本学期首讲——“价值研究与中国道路” 在逸夫第二报告厅举行。本次哲学家讲坛由我院院长郝立新教授主持,主讲人李德顺教授,特约评论人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张曙光教授。我院副院长干春松教授以及龚群、郭湛、马俊峰、张文喜等教授参加本次讲坛。

李德顺, 1945年9月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以及研究生院哲学系主任,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学报主编,兼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法人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文化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国内多家杂志编委。李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改革和发展、价值与价值观念、当代文化等等。

李德顺教授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价值理论的发展与改革,他将演讲的内容分为叁个大的方面:第一、中国价值论研究的开展是我国哲学领域一项自主创新的结果;第二、与改革实践同步的基础理论建构;第叁、中国道路就是中国人走出自己的道路,不怕像谁也不怕不像谁。

在讲述第一个问题时,李德顺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没有价值论,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条件,国家政权也不允许进行讨论,以防动摇传统的说法、观念和立场,进而动摇政权。在文革后展开的对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政治讨论转向哲学讨论,促进了实践理论的展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叁个增长点:实践、人的主体性、价值。价值问题是涉及到重建范畴体系的一个公共性问题。而且在现在中国内外二元的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我们更要珍惜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不能在理论的研究上有浮躁情绪,也不能不断提出新的却没有新的理念的口号。

基础理论构建包括了价值研究的合法性和哲学原理体系改革以及价值观构建。改革开放叁十年以来的理论探索与建构与国家的建设关系密切。从以前没有价值研究到现在的有了价值研究,我们还要考虑现在的价值研究逻辑是否严密,是否有效,不能敷衍了事,要报以严谨治学的态度。不同学派之间进行理论争辩是必要的,但是要始终注意学科是第一位的问题,学派是第二位的问题。同时也要谨防大多数人的弊病,那就是只顾价值,而忽略真理。在这里,李德顺教授重申了严谨治学,深入思考的重要性。他说中国人习惯于只达到宣传效果,而不分析透彻、达成新的共识、形成新的思想基础。研究人员往往不关注现实的事物,这样使得理论与现实脱节,不能起到理论应有的指导作用。在讲述自己为何进入这个领域研究时,李德顺教授提到了一个深刻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么构建社会主义”是同一个问题,不能分开讲,而且没有一个社会历史是按照蓝图构建的,整个历史是一个过程,没有一个片段可以成为其唯一的标志。价值观的构建主要是说了人民主体论。在这里,李德顺教授特别强调了民主与法制。他深入剖析了邓小平的正确思想,批判了现当今的一些错误口号。他讲到要从价值角度理解民主,民主不是确定的真理,而是确定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民主的意见有时会出现错误而摒弃了民主制度。

最后,李德顺教授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要真正的走自己的路,不要照搬任何理论系统,要真正符合自己的国情,要真正的敢于创新。在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时,现有价值体系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面临的抉择是坚守旧体系或进行理论创新。坚守旧的体系就会使得中国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向西方寻找理论援助就会使得国外的“和平演变”得以实现。所以,价值理论创新势在必行。

在李德顺教授将自己的观点发表完毕后,张曙光老师进行了深刻而又犀利的批判,对李德顺老师的学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场的听众也纷纷举手发言,进行提问。李德顺老师认真思索,耐心回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本次论坛于下午5时左右圆满结束。


 

记者    梁路

20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