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动态
秋意浓时续前缘 中俄学谊伦理牵 —— 人大暨中国伦理学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大学侧记
日期:2014-10-08

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组织,人大暨中国伦理学代表团在中心主任葛晨虹教授率领下于2014年9月28日至30日访问了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并与对方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代表员成员有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焦国成、肖群忠、温海明教授、郭清香、张霄副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江畅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道德与文明》主编杨义芹研究员、《齐鲁学刊》杜振吉教授、江苏师范大学陈延斌教授、黑龙江大学关健英教授、东北农业大学武卉昕教授一行13人。

交流活动主要集中在29、30两天,29号,莫斯科大学副校长兼哲学系主任米罗诺夫?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在其办公室会见了中国代表团,并简要介绍了莫大和哲学系的基本情况,葛晨虹团长向对方介绍了中方代表团团员及这次来访的目的。双方举行了亲切的交流并合影留念。当天下午,由莫大哲学系负责国际交流的副主任康斯季科娃?安娜?阿娜托利耶夫娜向代表团全面介绍哲学系的学科设置、教师、学生情况,教学研究情况,有数位莫大哲学系教研室主任参加。之后,代表团参观了莫大化石博物馆等。



29号全天,进行了认真的学术交流对话。本次对话的主题是:“社会变革时期的伦理道德问题”,莫大方面,有十多位教授参加交流,除伦理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外,还有政治哲学、逻辑学等其它教研室的教授出席。对话由莫大伦理学教研室主任拉金教授和人大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葛晨虹教授共同主持,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着名哲学家、伦理学家古谢诺夫教授出席并发表学术报告,全程参与讨论。

在两天的交流活动开场致辞中,葛晨虹教授亲切地回顾说,中国伦理学自五十年代末开始建立,七八年重建以来就深受前苏联伦理学与莫斯科大学伦理学的影响,我们这一代学者最初学习伦理学,都是学的施什金、阿尔汉格尔斯基、季塔连科教授的伦理学教科书,在二十世纪的后半期,中俄哲学界和伦理学界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交流相对较少,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再续前缘,开创未来,加强中国人民大学与莫斯科大学以至于中国伦理学界与俄罗斯伦理学界的哲学与伦理学的交流合作,共同解决社会变革时期所面临的道德难题,共同促进伦理学的学术进步。

学术交流主要围绕政治哲学与当代社会中俄两国的核心价值观、道德变革等问题进行。俄方有叁位教授发表论文,中方有六位教授发表论文。俄方拉金教授围绕“政治决策中的价值原则冲突”问题,探讨了功利主义在公共决策中的有效性与局限性,民主主义与公开性原则的关系等问题。古谢诺夫院士则从道德对经济、政治的独立性方面,分析了保持对经济、政治的道德反思、批判的必要性。另一位来自政治哲学教研室的副教授谢金?安德列?葛欧尔基耶维奇教授则个案分析了俄罗斯哲学家伊万伊林的政治哲学思想,大家对其思想中的“暴力制恶论”思想的正当性、适用范围、现实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方六位报告人,焦国成教授以“社会道德的基准”为题发言,他认为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基准,道德生活也不例外,他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基准何以是孝,分析了现代社会道德价值的失落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现代道德基准的“友善”说。肖群忠教授则以“中华核心价值新六德论”为题报告。他首先作为问题背景回顾了现代中国社会的几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发生影响力的思想潮流。他认为,1949年的现代中国可以说处于启蒙、救亡、革命、解放时期,这时期,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并存,1949-1978年,可以称为革命-建设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占据主导地位,1978-20世纪末,可以称为改革-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西方思想实际上对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影响,当前的中国社会可以说处于治国安邦时期,近年来中国官方与民间对儒学价值的重视可以说是时代使然,治国安邦、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我们必须有民族文化自信,因此,习近平最近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并要求我们深入挖掘“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守诚信、重和合、求大同”的思想价值。肖教授将这六种观念概括为“中华核心价值新六德”,在于强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价值导向,而且是一种实践道德。六种观念的关系,在肖教授看来,可以说是儒家伦理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仁爱、正义、诚信恰恰是传统“五常”之叁德,民本、大同是儒家最根本的政治理念,而和合即是社会治理目标,又是人的道德。也可以从另一角度分析二者的关系,即仁爱、民本是社会伦理政治基础,正义、诚信是社会伦理秩序的集中体现,而和合、大同则是社会发展和政治治理的目标理想。江畅教授则以“当代中国的价值观”为题报告。他回顾了中国社会自周代以来价值观建构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他认为这包括叁个层次即终极目标是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核心内容是叁个层面12条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基本原则包括共同富裕、坚持党的领导等方面。他认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特点是:人民性、平等性、集体性、道德性。他还较为深入的分析了建构当代价值观的若干难题:第一,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过度紧密,使我们难以全面而前瞻的建构更为长期持久的价值观;第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第叁,市场化的挑战;第四,诸多两难困惑或者二律悖反如个体与整体、自由与平等,德治与法治等。



围绕社会价值观问题,中俄学者进行了有益的讨论和分享。焦国成教授向俄方学者提问,请求介绍一下俄罗斯社会当前的价值观现状。拉金教授和古谢诺夫院士就这个问题给予了介绍回答。拉金教授说:自叶利钦开启新时代后,俄罗斯社会的价值观可以说是“具有俄罗斯特色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以及保守主义的改革价值观,尊重并维护东正教和家庭的价值,强调统一国家和人民性。古谢诺夫院士认为,当代俄罗斯社会,可以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有几种价值观实际上在社会中并存,这就是极端亲西方的价值观,也有支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群体,还有群体秉持民族主义的价值观,即强调爱国主义,希望俄罗斯重返世界强国地位。在俄罗斯未来发展中,不仅要面向西方,而且要面向东方,比如加强与金砖国家的联系与合作。

另外一个学术单元的问题,是探讨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变迁问题。杜振吉教授发表“中国的改革开放与道德生活的变革”,他分析了如下几方面的变革、成因与得失:一、社会舆论与道德评价由严苛走向宽容;二、道德立场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变;叁、道德要求由政治化向非政治化转变;四、道德观念、道德准则由保守型向开放型转变;五、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上由被动型、习俗型向自主型、理性型转变;六、在道德教育方面,由重说教、重灌输向重法制、重规范转变;七、在理想人格的倡导和塑造方面,由君子型完美人格向事业型、创新型人格转变;八、人们的道德生活关注点,由重个人行为向人们共同面临的伦理问题转变。陈延斌教授以“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为题发言,他首先讨论了评价道德进步与否的标准,并从义利观、公私观、群己观、贫富观、竞争观、交往观等方面分析了道德观的变化,并得出了这叁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道德总体是进步的,同时伴随着某些方面的退步。周中之教授则以“当代中国的消费伦理”为题报告。他认为:当代中国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叁个变化:第一,享受成为正价值,人们生活的目的不再仅是为了满足生存;第二,消费信贷(借钱)观念得到接受,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同时也出现了“月光族”现象。第叁,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有所提升。正确的消费伦理观在周教授看来,应坚持适度、绿色、文明叁个原则。

通过这次访问,不仅再次接续了中国人民大学、莫斯科大学及中俄伦理学界的学术联系,而且就今后的双边交流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不仅交流了学术,而且也增强了双方学者之间的友谊。在第一天交流结束后,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副主任伊莲娜女士担心大家路不熟,专门把中方代表送到宾馆,并陪大家一起共进晚餐,席间,大家一起唱着俄罗斯歌曲,其乐融融。第二天整个交流活动结束后,在伦理学教研室的办公室,大家一起喝着威士忌酒,一起又在进行着亲切的交流,古谢诺夫院士还给每位团员赠送了他的《伦理学》专着,在大家的要求下,他又一一为大家在其着作扉页上签名留念,大家又纷纷要求与他合影留念。肖群忠教授为伊莲娜及伦理学教研室全体同仁献上了一首中国爱情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大家则在齐唱“莫斯科效外的晚上”的歌声中给这次交流活动打上了依依不舍而完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