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动态
春风化雨&#虫蹿蹿0肠;孕育芬芳——青椒吴功青老师赛后专访
日期:2017-05-27

吴功青,安徽省岳西人,2013年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获历史学博士。现为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专业方向为希腊化罗马哲学、教父哲学和文艺复兴哲学。着有《等待复活——早期欧洲墓葬概观》(与徐诗凌合着,北大出版社2017年)、《上帝与罗马——奥利金与早期基督教的宗教-政治革命》(上海叁联书店,即出),在《北京大学学报》、《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哲学门》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计划(持续支持类)、新教师启动资金、国家社科基金出版后期资助项目等多个基金项目。自2013年入职以来,先后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十佳班主任”、“军训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第九届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落下帷幕,我院吴功青老师的课程《但丁《神曲·地狱篇》十叁歌中的自杀问题》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二等奖和最佳演示奖。对此,我院记者对吴功青老师进行了专访。



赛情回顾·剥茧抽丝

3月23日,比赛紧张进行中。候场时,吴老师还在认真地梳理整个展示的流程和细节,而一同前来配合老师上课的几位同学也翻阅着本次公开课的主角《神曲·地狱篇》,进一步做好预习工作。比赛开始了,吴老师首先用图片向大家展示了第十叁歌中自杀者所在的地狱景象:树叶不是绿的,而是黝黑的颜色;树枝不是直溜光滑的,而是疙疙瘩瘩,曲里拐弯的;树上没有果实,只有毒刺。并抛给大家一个问题:自杀者在哪里呢?为什么消失不见了?在大家的困惑中,吴老师揭开答案:原来,这些树枝就是自杀者的身体。接下来,在肖洋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之后,吴老师又将剩下的文本娓娓道来,并指出:自杀者在遭受报复性的严厉惩罚,因为生前自杀,死后只有灵魂,于是不得不渴求身体,长成树枝的样子。但因为生前他们抛弃了身体,所以死后无权获取自己的身体,树枝(身体)被怪鸟哈尔皮不停地啄食,只能陷入不断编制身体又不断丧失的巨大痛苦中。为什么自杀者受到的惩罚如此严厉?对此,吴功青老师通过对基督教思想的分析指出,自我保存、爱惜生命是人人都要遵从的自然法。人的生命由灵魂和身体组成,因此人不仅要爱惜灵魂,还要爱惜身体。自杀者的罪在于违反了这一自然法,从而僭越了上帝为人类制定的自然秩序。在讨论了自杀者何罪之后,吴老师又将中西对于自杀之罪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对比。最后,吴老师联系校园中曾经发生的种种悲剧,告诫同学们要直面困境、珍爱生命。

在赛后采访时,吴功青老师回顾了这次比赛的心得体会。他说,在赛前准备阶段,他将自己的教案和优秀教案进行了对比,发现还不够细致。毕竟上课要按照教案来,每一分钟都要抓住主题,吸引大家的注意。于是,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找材料、做笔笔罢,完善每一个环节的思路。而在现场展示环节,如何在20分钟内讲完,同时把哲学问题讲的既生动有趣又具有深度,难度更大。从比赛的效果看,有些地方做的还是不够,某些知识点的讲解显得有些生涩,需要进一步提高。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在同学们眼里,吴老师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他的课堂妙趣横生。“可能是因为年轻的缘故吧”他说,“我本身性格比较外向,又担任14级本科生班主任,和同学们走得比较近。像平时我经常会和同学用微信聊一些问题,期中的时候,会开一次课程座谈会,和同学们交流上课的感受。通过这些互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

当被问及在授课的过程中是否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时,吴老师十分肯定,“教学相长真不是一句空话。比如上古希腊哲学的课,对于柏拉图的文本,也许我已经很熟了,但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可能会问到一个我从来没想过的问题。哪我呢,为了向学生把问题解释清楚,就要去读更多的书,给出另一些视角帮助他去理解。这个过程对老师来说当然很辛苦,但是看着学生的收获和自己的进步,就会觉得一切很值得。”

教学感悟·春华秋实

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是14年的春天。回忆过去,吴老师笑了,“激动是肯定的。不过因为在意大利读博期间,经常要做一些报告,所以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并没有那么青涩,能丑辞濒诲住。”转眼叁年过去,吴老师仍不忘初心。“作为老师,得到学生的认可始终是我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目标。从小到大,我一直深受老师的影响,从小学、初中到博士一路走来,遇到很多很好的老师。他们的关心和批评,直到现在仍令我深深受益。现在自己做老师了,当然就应该效仿他们,对学生负责。”

谈到教学体会,吴老师认为,科研始终是教学的基础。没有学问,好的教学无从谈起。但教学不仅是学问,同时更是门艺术。因为教学从来不仅是自己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理解。这就不仅需要你掌握知识了,还需要你有一套适当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愿意去接受你讲解的内容。吴老师感叹,在这方面,年轻老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多向学院的老前辈,像经验丰富的张志伟老师、龚群老师、聂敏里老师多多学习。



心系学生·关注生活

老师的使命,不仅限于课堂上的教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老师还应当是学生人生的导师。

谈及同学们在大学里面临的一些问题,吴老师从过来人的角度作了分析和建议。他认为,我们的学生总是希望更加社会化一点,人大在这方面也确实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向千人百村啊,支教啊之类的活动,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多。甚至可以说,这样的机会太多,让同学们读书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沉不下心来想问题。从长远来看,对于大家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但无论是做学术也好、从政也好,都不能只是凭空幻想,而要当成理想去追求,踏踏实实去做。千万不能总是抱怨,但又形不成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变得浑浑噩噩,最终一事无成。

当问及学生圈子太小,生活过于个人化时,老师说道“是有这个问题,很多人不都说,今天的时代是个小时代嘛。我自己这几年确实也感觉到,同学们大多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格局比较小。这当然和大部分90后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有很大的关系。相比之下,80后这代人的家国观念还是要强很多。怎么解决?我觉得视野还是要更大一些,自觉地从小我里走出来吧。毕竟,人大和别的学校不同,别的学校学生毕业找份工作就完了,但我们是中国最好的学校,人大学生是全中国最好的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应该要有更多的担当。”

随后,老师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比较了国内国外大学的不同。在他看来,中国的大学是一个比较“封闭”的校园,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密切。这样的好处在于,大学的氛围非常浓厚,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但弊端同样在于,学生的自主性变得很弱,做事情容易有依赖性,难以形成独立型的人格。相比于国内的大学,国外的大学更加开放,每个学生都倾向于把自己当成成熟的社会人,愿意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这种体制的好处在于,大家都很独立,做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强。但弊端也不小,那就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冷,很难形成一个良性的师生共同体。我觉得,理想的大学或许是中西兼采的样子吧,就是既能形成一个温暖的集体,又让塑造出每个同学的独立人格。当然,这非常难,会有一个相当漫长的探索过程。

古今中西·安顿生命

教学之外的灵感,总与生活相关。而生活之外的灵感,在于思索生命。对于未来,对于教学的本质,老师作了这样的阐述:安顿生命。

“从小家住农村,灯一关周围一片黑暗,在那样静寂的环境里,喜欢思考一些问题。后来慢慢长大,看着一些亲人逝去,对时光的流逝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逐渐对哲学感了兴趣。人的生命总是很脆弱的,死亡太过悲伤,哲学怎么去安慰人心呢?读书之后慢慢发现,西方人对死亡的理解,和我们的文明差异很大。希腊人讲灵魂不朽,基督教讲永生,都是力图克服人的必死性。而我们的儒家会说“未知生焉知死?”,把死亡的讨论放在一边,通过安顿生命来安顿死亡。儒家对生死的这种理解,是我们中国人最核心的精神底色。可惜的是,近代以后,中国人觉得这些东西过时了。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东西低人一等,从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到文革时候打倒孔老二,基本都是一个西化的逻辑。但中国的传统真的就毫无价值吗?西方的一定是好的吗?相反的问题当然也要同时去问,即西方的一定是不好的吗,中国的一定是坏的吗?从过去叁十年的讨论看,非此即彼的答案或许显得都太过简单。个人还是觉得,应该在古今中西视野之下,能够把中国文明的思考和西方文明的思考融合起来,找到一条能把西方文明的优点纳入进来,但同时又是根植于我们文明自身逻辑的道路,让我们的家国,也让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命得到安顿。


文/哲学院新闻中心 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