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学院动态
逻辑与形而上学工作坊&#虫蹿蹿08;一&#虫蹿蹿09;&#虫蹿蹿1补;“实体-主体”原则与本质个体
日期:2017-11-27

逻辑与形而上学工作坊(一):实体-主体原则与本质个体

11月17日上午九点,“逻辑与形而上学工作坊”第一期在人文楼500会议室成功举行。该工作坊由我院逻辑学教研室和外国哲学教研室共同发起并主办,旨在通过探讨逻辑—形而上学领域的一系列专业问题,促进跨学科的交流对话。本期工作坊邀请外国哲学教研室的聂敏里老师为主讲人,逻辑学教研室的余俊伟老师担任主持人,逻辑学教研室的许涤非老师和外国哲学教研室的雷思温老师担任评议人,我院刘畅老师、裘江杰老师,天津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吕纯山老师、北京社科院哲学所王玉峰老师,以及校内外叁十余名同学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聂敏里老师在主题报告中首先阐述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实体-主体”原则,并认为该原则在《范畴篇》中被提出,并在《形而上学》核心卷中得到延续,是实体理论的一个核心原则。接着,聂老师指出,“实体-主体”原则是亚里士多德谓述理论的一个具体运用,亚里士多德通过运用这个理论以及严格区分主词和谓词,来区分实体与非实体,尤其是实体与普遍者,明确地将实体指向了个体实体。而在进一步地对谓述判断的一些特殊反例的分析中,聂老师表明,这恰恰强化了谓述理论中的“实体-主体”原则,并且明确了在最严格意义上作为主词和主体出现的只能是本质个体。而为了论证这一主题,聂老师先后诉诸了《论题篇》第一卷第七章对同一的划分,克里普克的命名理论,以及对“就其自身的存在”的哲学内涵的阐明。通过这叁方面明确了能够作为主词出现的必然是一个本质个体。

随后,许涤非老师从逻辑学视角出发,对报告做了细致的点评。她认为,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将语言表达式和语言表达式的指称区分开,这是古代逻辑学和现代逻辑学的区别之一。聂老师的报告用克里普克的严格指示词理论来帮助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谓述理论,需进一步讨论的是这两种理论能否建立起内在关联,以及是否只有依照传统谓述理论才能研究形而上学。她认为,亚里士多德四谓词理论的缺陷之一是缺乏对关系命题的讨论,这暗示了其形而上学的缺陷,如果现代逻辑丰富了逻辑理论,那么现代逻辑对于研究形而上学或许能够提供新思路。

雷思温老师将讨论面向进一步展开,做了思想史的回顾,补充了中世纪及晚期哲学对于该问题的讨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逻辑学不可能离开形而上学进行讨论,“实体-主体”原则既是形而上学层面的,也是逻辑学层面的。这两个学科分离的端倪出现于中世纪晚期,由于司各脱不能够解决一与多、个体与普遍的关系,奥卡姆否定了共相具有任何实在性,认为共相是思想之中存在的对象,进而是一种心灵的图像,与外在事物具有相似性,由此产生了指称和指代的问题,对共相实在性的否定使得逻辑学取得其独立性成为可能。

在两位评议人点评结束后,聂敏里老师进行了简短回应。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中,参与工作坊的老师们针对主讲人和评议人的发言内容,进一步探讨其中的问题。

余俊伟老师认为,克里普克同意亚里士多德在实在论上对种属的理解,特别是在《命名与必然性》中,他提出自然种名类似于专名,没有涵义而只有所指,这个所指具有很强的存在论意义。

裘江杰老师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考虑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与现代逻辑的关联。从语言结构来看,亚里士多德的谓述逻辑是一种自然语言,并没有区分语言的层次,而弗雷格等的现代逻辑理论是自然语言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语言的结构。但如果只是从语言和世界的关联来看,亚里士多德的谓述理论是一元的,谓词能够充足地谓述主词,由此来看现代逻辑并没有太多突破。

刘畅老师表示,古今比较是一把双刃剑,能够带来很多启发,但也会有很多危险。他补充了克里普克与亚里士多德各自关注的问题的两点不同,并且谈到了分析哲学领域对于逻辑与形而上学关系的复杂讨论。克里普克代表一种走向,以形而上学为基底进行逻辑学的分析,而维特根斯坦代表了另一种走向,以逻辑作为基底去探讨存在,在对象与对象的关系中界定存在。

王玉峰老师和吕纯山老师针对报告的文本和思路进行了评议和提问。他们认为,将第一实体确定为个体本质的观点与许多解释传统不同,但富有启发性,并且阐明了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内在丰富性。他们就如何把握本质个体与具体的可感物的区别、本质个体是存在论还是认识论层面的概念等问题和聂敏里老师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此外,在场的同学们也纷纷就本次报告涉及的亚里士多德谓述理论、克里普克严格指示词理论等进行提问。

由于讨论的热烈,本期工作坊从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12点半才宣告结束,参加本期工作坊的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在思想和理论上很有收获,并且期待下一期工作坊的举行。按照计划,“逻辑与形而上学工作坊”将长期做下去,下一期将在明年1月份举行。

图:冯乐

文:吴亚女